跳一跳——衣兜里的心理学大冒险
发布时间:2019-09-02 文章来源:GBA游戏化测评 作者:
1.7亿的日活跃用户
上线3个月内累计用户量达4亿
次日留存为65%,三日留存为60%,七日留存为52%
这些神化般的数字出自于一款4MB的小游戏——“跳一跳”
……
手指一按,音乐声起,蓄力待发;手指一松,音乐声停,弹跳向前。这款规则十分简单又无需氪金的小程序游戏——跳一跳——一经发布,很快吸引了大家注意。
有人认真拿出尺子秒表计算玩法,也有人为了排名删好友,还有程序员特意开发外挂,其努力程度可与用甩胳膊、按摩仪等方式刷微信运动排行者比肩。
而小编玩完第一局后,满脑子都在想:这简直是一个标准的认知心理学实验呀!
跳一跳中的认知 |锻炼我的XX力
“你怎么又在玩游戏?”
“哎呀,我这是,我这是,我这是在,锻炼我的反应速度/记忆力/……”
被老板逮到玩游戏时,我们总是会搬出这样的说辞。
这话并不是完全没道理。事实上,脑神经心理学家们早已经在通过各种各样的心理学游戏来评估个人大脑的认知水平,其中确确实实包括了反应速度、记忆力、注意力控制等等。甚至很多国际500强企业都已经在用这种方式来评估应聘者的大脑潜能。
我想抬起手指,怎么还是晚了呢? |反应时
在玩跳一跳的时候,经常脑子觉得该抬手了,手指却晚了一步,于是小人悲愤地跳过了落脚点,掉了下去……
从接受刺激到机体做出反应动作所需要的时间,就是反应时,又称反应潜伏期。学过中学生物的人应该记得,信号从感受器到大脑再到效应器,是有一定距离的,传得再快也是需要时间的,所以大脑和手指之间会存在“时差”。
同时在每轮游戏中,玩家反应速度是随时处在变化中的。比如当玩家连续多次跳在中间获得额外加分后,突然不小心跳在了边缘处(额外加分归零),有些玩家会产生很“懊恼”的情绪,导致他后续的多次跳跃也跳不好。这就能侧面反应出他的情绪稳定性、抗压性以及韧性等等人格特点。
小编又想起了之前玩过的一款游戏化行为测评工具——天际之城skyrisecity。之所以用“玩”这个词,因为它就是一个游戏闯关,只不过有好几道关卡。安安静静地完成了,就会有个不错的分数,你还会收到一份评估报告,清清楚楚地告知你的人格特征。据说这些都是根据你游戏过程中的行为轨迹分析出来的。够智能吧!够专业吧!
小编清晰地记得其中有一个叫开锁的关卡,后面2道小关卡简直变态,时针转得飞快,你要在一刹那间判断出它可能落定的区域,然后点下手指,稍不留神就过头了。
这和跳一跳的反应时如出一辙,一旦你预判晚了百分之一秒,就杯具了……
完了,走神了,掉下去了 |注意稳定性
我本来在愉快地跳一跳,一心想着跳过400分,没有电话也没有信息打扰(怎么这么惨),却不由自主地冒出些念头“中午吃什么”“晚上吃什么”“明天吃什么”,然后:哇我的小人怎么掉下去了??
对同一活动保持长时间的注意,称为活动注意,是注意稳定性的一部分。注意规律表明,注意目的越明确,就越能引起有意注意并维持下去。
若结合到工作中的个人表现,注意稳定性越高的人,就越能排除外部干扰,工作效率也能更高。试问这样的员工哪家HR不喜欢呢?
如何才能获得高分? |淡定,淡定,还是淡定
每个人的反应能力、记忆力、注意力控制等认知能力在成年后都会保持相对稳定,并且在30岁后会慢慢开始下降。因此我们不用想着短时间通过“锻炼”来提高这些能力,而是要学会放松心情,放空大脑,让自己进入最佳状态,这个时候我们才能发挥出真正的潜能。
如果不管自己如何努力,跳一跳成绩还在排行榜底端徘徊,那也没关系,大不了多删点好友。如果刷分刷排行的焦虑胜过了得分的快乐,那不就得不偿失了吗,何必呢?